國家電影中心目前典藏保存的影片,來源大多來自不同機關單位、沖印廠、戲院、私人收藏的捐贈或寄存。這批存在數十年的影片,在典藏入庫時,因先前貯存環境的差異,影片實體狀況也有所不同。再加上過去國人膠卷保存觀念不足,放映後可能直接丟棄,或儲存於缺乏恆溫恆濕控制的環境,膠卷已達損毀情況多有所見。然而,影像做為一個社會文化發展、時代容顏的見證者,面對在電影史、藝術成就或對當代社會有影響力的重要影片,不管影片劣化程度多麼嚴重,都是身為影像保存工作者不能放棄的目標。
在當今所處的數位化時代,透過數位科技技術保存影音檔案已是無法避免的趨勢。但是,我們絕對不可忽視數位保存的不穩定性、數位存取用硬體與數位格式快速汰換等問題。一部影片在決定進行數位化工作之前,必須事先做好素材準備的工作。

素材準備的重點,主要是經由影片內容、實體狀況,決定作為數位化、或數位修復使用之最佳素材。這部份的工作包含:依據影片的研究資料,挑選作品相對完整的版本;從影片原始底片、拷貝片等複製物件中,擇取膠片狀況相對健康者。必要時,可擷取不同版本之素材進行數位修復。版本選擇落定後,在以掃描數位化工作的前提下,該版本的素材會先進入到膠片整飭室,進行膠卷的修護工作。完成膠片的基礎整飭、修護後,將被數位化的膠卷將進入到影像與聲音的數位化掃描階段。工作者必須依據影片的規格、材質與狀況,選擇設定最佳的數位化掃描方式。以下以圖例說明數位修復專案流程。

 

圖1:素材準備

圖2:膠卷整飭與修護

圖3:影像數位掃描

圖4:聲音數位掃描

圖5:影像數位修復《戀愛與義務》為例

圖6:聲音數位修復

圖7:數位調光《春寒》為例

 

圖8:數位資料庫保存

圖9:數位修復前後對比《彩雲飛》為例

圖10:加值與應用數位修復成果《春寒》為例

圖11:
電影數位修復流程〈Route of Film Digital Restoration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