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忘中的鄉土舞曲Forgotten Native Dance Music
淡忘中的鄉土舞曲  Forgotten Native Dance Music
年代:1975
導演:張溪圳
片長:24分01秒|出品國:台灣/國和傳播公司
1975/07/06(電視首次播映)|1975/12/02(重播)|1981/05/09(重播)

編劇:張溪圳|攝影:許三才、蔡金泉|助理:黃聰富、駱志麟|策劃:潘昭宏|

原始規格:16拷貝/彩色
作品語言:國語
【影片旁白】
也許你喜歡舞蹈,也許你熱愛音樂,但是對於固有的鄉土舞曲,你可能完全陌生,的確,它離開我們已經愈來愈遠了……

(十二佃)
(天子大坐)
(七響陣)
(七響曲)

七響曲的旋律和節奏是奇妙的,無論是出現還是收數都出人意外,但卻自然而不留痕跡。聽起來,它有東方音樂的神秘性,又有我們鄉土的親切感,因為,它已滲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。

懂得七響曲的人並不多,研究它的,那就更少了。這是台南市安南區的一個小村莊——十二佃。兩百年前,有12個佃農帶著一家大小到這兒定居,他們以種田維生,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村生活,從此這兒才稱為十二佃。和本省各地農村比較起來,十二佃一點也不突出,反而顯得落後。但是,十二佃並不寂寞,因為,它擁有獨步全省的「天子文生七響曲」。
天子文生是根據古老的傳說而來的,當年有一群江湖賣藝人,從山東進入京城,在宮中表演。生愛藝術的宋徽宗,非常欣賞那優美的旋律和舞蹈,還敕封為天子文生。彎腰,彎腰,再彎腰,嚴格的訓練,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。頭,要毫不保留地碰地,因為那是七響曲的最後一響。七響是由下而上:腳、腳、肘、肘、肩、肩、頭。這些功夫,最快的要苦練一年,慢一點的就要三年以上。

(南天宮)
(威德宏揚)
(保國佑民)
(神聖齊靈)
(神威廣大)
為了祈求精神上的泰然,為了袪除靈魂上的邪氣,他們參拜本地的池王爺及土地公,求神保佑,求神賜福。

鄉土舞曲和宗教和神,是分不開的。南鯤鯓進香、西港麻豆大拜拜,以及遍及全省的廟宇酬神建醮,都少不了他們。他們把音樂和舞蹈,奉獻給心目中的神。

(帥)
這是一個建醮燒王船壯觀的場面。車鼓弄,是鄉土舞曲最重要的一環,敲仔是最重要的節奏樂器。車鼓弄型態上比較放蕩不拘,內容方面則包羅萬象,但以陳三五娘、梁山伯祝英台等民間故事為主。雖然是纏綿悱惻的愛情,也可以插入戲謔的言詞和動作。

這是桃花過渡,一男一女,一面對唱一面打情罵俏,所以桃花過渡也稱為相褒歌或相罵歌。罵人是一種藝術,各有巧妙不同,但是把罵人變成舞曲來跳來唱,是少有的。離十二佃12公里的安定鄉磚仔窯,他們的舞曲就另有一套。
車鼓弄如果沒有敲仔,那是多麼乏味的事情啊。全家樂是台南縣安定鄉磚仔窯的一個家族樂團,他們每個人都能歌善舞。白天是辛勤地做著打磚的工作,工作完畢,洗個臉,換上漂亮的衣服,黃昏,就是他們歌唱舞蹈的好時光。

「透早著出門,天色漸漸光,受苦無人問,行到田中央,行到田中央,為著顧三頓,顧三頓,毋驚田水冷酸酸,無論風和雨,或是天晴晴,一家大甲小,熱時去播種,無論寒與熱,每日拼無停,拼無停,希望冬頭好收成」(犁田記)

描寫農村生活以犁田記最為出色,犁田記又叫牛犁歌、駛犁歌,或犁田歌。

(布馬)
布馬,是根據清朝一個傳說故事而來的,只有舞蹈而不唱歌。這個縣老爺頭戴歪紗帽,騎馬還要借用兩腿跑,仔細一瞧,竟然還是一位大姑娘呢。這是一場劇烈的運動,如果,不是50年來不斷的練習,對於一個年近70的老年人來說,實在是很重的負擔。

這是西螺鎮新設的樂元堂。
(西螺)
(樂元堂布馬團)
半個鐘頭的表演,約等於50下伏地挺身30下仰臥起坐,和五千公尺的馬拉松賽跑。

六十年前,曾文溪氾濫成災,河床改道,漸漸威脅到十二佃的存在。一個陌生人在村北種了三棵榕樹,隨著時光的流轉,根根相生,生生不息,三棵榕樹已成為占地一甲的奇蹟。

鄉土是我們的根,根存在於我們的心,不怕潮流洶湧不怕風吹雨打。音樂是藝術的最高境界,當然,鄉土舞曲並不是十全十美的,但它是台灣文化中最珍貴的一部分,正需要加以蒐集、整理,否則固有的鄉土舞曲,將在人們的心目中漸漸消失。有一天,這裡將成為寂寞的世界。這麼美好的事物,你忍心讓它成為絕響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