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潭傳奇The Legends of the Sun Moon Lake
日月潭傳奇  The Legends of the Sun Moon Lake
年代:1975
1975/10/12(電視首次播映)|

作品語言:國語|
原品規格:16mm原底/彩色|
片長:25分16秒|
出品:台灣/國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|

導演:吳桓|
監製:國聯工業公司|
策劃製作:國和傳播公司|
【影片旁白】
湖水和青山都是各地常見的景色,但是在海拔748公尺的高山上,能找到一處面積有11.6平方公里,水深27公尺的湖,卻是很稀罕的,再加上一個日月潭的名字,就更增加了它的傳奇性,好像這湖水多年來吸盡了日月光華,處處透露著靈秀之氣。在《西遊記》裡,描寫孫悟空由石頭縫裡蹦出來以後就拜日月,吸取日月光華,而使一個猴子變成精靈。那麼日月潭是否也是這樣脫胎換骨,使得人們對它特別垂青,紛紛地用文字、用語言來形容它,說它像出自名家的丹青,或是一位寧靜嫻雅的處子,不由得使人們想追尋其中的幽秘。

這一位孤獨的老人,看他那飽經風霜的臉,就使我們對他感到好奇。不錯,日月潭對他來說,太熟悉,也太有感情了。他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,每年農曆8月15,月圓的時候,都需要熱烈地慶祝一番,喝酒、跳舞、唱歌。當然,這一切行事都是最原始的,為了準備下酒的野味,他們必須先分組去打獵。有一年,他們分成5組,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,由5個頭目率領著,其中一組由阿里山出發,為了追一條罕見的白鹿,心想用白鹿肉下酒,一定是更有味道,於是就緊追不捨。而這隻白鹿也像是故意向他們挑戰,始終沒有被他們射死,幾天以後的一個晚上,這隻白鹿被逼到水邊,跳入水中而消失了蹤影,雖然這群小夥子空歡喜一場,但是這一大片水卻使他們大開眼戒,是從來沒有見過的,更使他們驚奇的是,他們發現水裡面有東西在游動,長長的,一條一條的,其中有一個聰明的小夥子突然明白了,他認為這些小東西,當然是剛才那隻跳入水中的白鹿變的。第二天,帶他們來的頭目下了決心,他要犧牲一個小夥子,把水裡游動的白鹿抓一條上來吃,如果那小夥子吃了就喪命的話,他就變成英雄。該著這個英雄有口福,他變成他們之中第一個吃魚的人。現在他們的子孫「毛王爺」家,吃魚已經很習慣而不稀奇了,同時更知道用冰箱可以把魚儲存起來,保持新鮮,然後再用不锈鋼的廚具把魚烹調地更有味道。毛王爺好像已經聞到了魚的香味,他看了一下他的勞力士金錶,知道是該回家吃飯的時候了,不要再待在湖邊,去想第一次發現日月潭的故事。

日月潭最早是阿里山鄒族山胞移居這裡,當時是大小兩個潭,原來的名字叫「水社海」,後來平地的人上山以後,才指大潭為日,小潭為月,合稱日月潭,定居下來,以漁民維生。現在的光華島小得不到半個籃球場那麼大,可是從前的面積卻是6甲地,住有2戶人家,開發了1甲多的農田。傳說岸邊原有一棵老樟樹,樹幹已經空了,有一條大蟒蛇藏在裡面,居民認為牠是潭的守護神,一直到後來電力公司把這裡改建為水庫,把水位提高了,大蟒蛇才離去入山,而其他的部落也都遷往別處。如今你能想像的到,這麼大的一片水底下,從前也曾經住過人家。日據時代,水中還生長一種茄苳樹,是名貴的木材,曾經有人設法潛水砍伐,不知道是當時測位的技術欠佳,還是茄苳樹本身具有靈性,往往是當漁人發現了水中的大樹,等到聚眾前往砍伐的時候,水中的大樹卻神秘地失蹤了,一直都沒有再發現過。

現在這些人湧到這裡來,是不是還想尋覓水底的寶藏茄苳樹?沒有,甚至於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。他們匆匆忙忙地趕來,又匆匆忙忙地離去,一來就急著遊湖,或者是去買點紀念品。人就是那麼怪,在台北和其他各個都市裡,都能買到的土產,只是因為上面多加了一行小字「日月潭紀念」他們就寧可多花點錢,買下來帶回去,讓親戚朋友們知道他曾經去過一趟日月潭,炫耀一番。

呵,好神氣!你可以告訴朋友,日月潭有一個孔雀園,這裡的孔雀有400多隻。孔雀在中國古時候被認為是祥禽,有的家庭在瓷瓶裡面插上幾根孔雀尾巴,代表祥瑞之相。那麼能把400多隻孔雀聚在一起的地方,不更是祥瑞之地嗎?可惜現在的季節正是孔雀脫毛的時期,有一句俏皮話「脫了毛的鳳凰不如雞」所以拜託您,千萬不要把這些孔雀看成火雞,因為牠的身價一隻是新台幣3萬塊。為了使孔雀顯得更美、更珍貴,所以在孔雀園裡又特別飼養了20多種名貴的野禽,有台灣的帝雉、山雞、金雞、銀雞、百官,以及玩賞鴿、台灣山娘等等來做配角,可是往往配角會搶了主角的鋒頭,這也許又證實了「物以稀為貴」這句話的道理了。

台灣的寺廟很多,但是在日月潭的玄奘寺,卻是很特殊的一個,它能顯得突出,不是因為它的建築形式,而是因為在寺內供奉的是中外都熟知的釋迦牟尼的舍利子,和唐三藏法師的靈骨。唐僧的出名,主要是一本《西遊記》的關係,連孩子們都知道書中敘述唐僧騎著白馬,率領著孫悟空、豬八戒、沙和尚歷經磨難,往西天取經。當然這個故事所描寫的一些情節,雖然有趣卻缺少真實性,但是唐三藏這個法師可不是虛構的,因為當你來到玄奘寺,知道寺內珍藏著他的靈骨的時候,你就不會懷疑了。唐僧生前是西遊,恐怕連祂自己也沒有想到,死後還有一次東遊的機會。在中日戰爭中,日本軍閥就把供奉在南京天禧寺的唐僧靈骨劫走,一直到民國44年11月25號,才由日本琦玉縣佛教會送還。雖然如今祂要安定下來了,可是如果唐三藏法師在天有靈的話,祂一定會為祂的三個徒弟不平,因為在寺裡,我們始終找不到孫悟空、豬八戒和沙和尚的神位。

寺廟兩個字時常連在一起的,而玄奘寺和文武廟恰巧也是近鄰。文武廟真是名副其實,廟裡供奉孔子和關公,正是一文一武,我們平常所見的孔子塑像腰中配劍,而關公卻手拿《春秋》,也同樣表現了文武合一的精神。一般地方上把這兩位聖人是分開來供奉的,於是孔廟和關帝廟分了家,而只有日月潭的人們獨具巧思,讓祂們兩位在一起,正符合了現代中國文武合一的教育意義,所以文武廟,不能不算是日月潭一個很突出的地方,而更絕的是廟內還有一個土產店,雖然給觀光客很多方便,但是也使得一些人啼笑皆非。同時,廟前的兩個大獅子真是大得驚人,顯得更突出。

文武廟和玄奘寺的中間是慈恩塔,建立在海拔954公尺的青龍山上,可是為了湊一個高度的整數,這個塔尖避雷針的頂點標高,正好是海拔1千公尺,可以說設計者真是一個有心人。

日月潭教師會館兩壁的浮雕壁飾,一陽一陰,一剛一柔,具有日月的涵義,而整個建築是採取中西建築的特色設計而成,為全省的教師們提供一個假日最佳的休閒所在,以酬謝老師們平日為國家培育人才的辛勞。美感和獨特的氣質,使日月潭因為它的存在而不同於一般的觀光勝地。他們多半是來去匆忙,一時也無法真正深入地去體會日月潭的可愛之處,吃一餐明潭出產的名魚:鯁魚,買一包特產的紅茶,再瀏覽一下湖光山色,已經是很滿足了。

最後,他們再到德化村,想看看最早發現日月潭的山地同胞的生活,可是這裡的一切也都改變了。縱然是看到幾個穿著山地服裝的山地男女青年,那只是為了跟觀光客們拍張照片,賺點外快,請原諒那些女孩子的現代化妝,原因是她們也有愛美的天性。這裡雖然還沒有高樓大廈,但是在這些矮房子裡,你能見到的只有他們要賣給觀光客們的一些紀念品,顏色鮮艷的服裝、鳥獸的標本,以及木製的用具和蘭花。

還有,他們迷信驅鬼能治病,只有從這裡,使你隱約地感覺到他們從前的生活情景,但是你永遠不會想到幾百年以前,他們的一些習俗。如同每年的8月中秋都喝酒、跳舞、慶祝,每一個部落都要選出寡婦和鰥夫,使他們重新獲得愛情生活。他們也有英雄美人的觀念,最漂亮的女孩子必須要嫁給英雄,而且規定族中的女子在30歲以前一定要嫁,但是同姓親戚不能通婚,如果亂搶女孩子、殺人的話,他們也有懲罰,把犯錯的人關在山上的木籠裡,當然現在如果他們犯錯,是受法律制裁了。如今每年的農曆8月,從初一開始還是每天晚上喝酒、跳舞,一直到中秋節為止,充滿了原始的歡樂。尤其是山地姑娘的酒量大得驚人,即使說不上海量,也可以稱得上是潭量。如果拼酒的話,往往都會被她們灌倒在地上。

不要誤會這些穿著喇叭褲的小姐們是觀光客,其實她們都是很地道的山地姑娘,雖然她們已經不穿傳統的服裝了,可是卻還是很有興趣地參加這種傳統的舞蹈聚會。這種歌聲和舞蹈形式卻是很特殊的,不同於一般我們常見的山地歌舞,一開始的時候,他們只是慢慢地晃動著身體,一直等他們不停地喝酒到一個程度的時候,情緒到達了高潮,於是他們的歌聲和舞蹈的節奏都加快了,這個時候他們像是在做體力的競賽,不停地旋轉,不停地跳動,他們忘了額頭上的汗,忘了一切,完全把自己投入狂歡的行列裡,體力不支的退到旁邊,笑著喘息著,剩下的只是一些好強的年輕人。圈子愈來愈小,可是動作卻愈來愈快,一直到最後在一陣哄笑聲中自動地解散。休息一會,他們再很自然地排成一條長龍,唱著歌到村子裡每家去轉一圈,就好像聖誕夜的基督徒們去報佳音一樣,把祝福和歡樂帶給所有的人。

德化村,如今不能再算山地村,而只能說是山地紀念品的市集,否則山地村裡有鋁門窗、有冷氣機,不是很滑稽的事嗎?

在暮色中,觀光客們陸續地離開了,住下的也都回到觀光飯店中去休息。日月潭又恢復了原有的寧靜,只有毛王爺又獨自走到湖邊,懷念過去、冀望將來,還有誰比他的感觸更多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