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奇的蘭嶼The Mysterious Lanyu
神奇的蘭嶼  The Mysterious Lanyu
年代:1978(根據1978/05/03聯合報報導)
1981/05/23(電視首次播映)|

作品語言:國語|
原品規格:16mm拷貝/彩色|
片長:24分10秒|
出品:台灣/國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|

導演:鄭慶全、廖賢生|
編劇:鄭慶全、廖賢生|
攝影:廖賢生|
剪輯:廖賢生|
音樂:鄭炳雄、錢善華|

根據1978年5月3日《民生報》報導,本片曾參加1978年第9屆亞太影展代表影片的競賽。
【影片旁白】
不管你是抱著研究的熱誠,或是觀光的心情,來到這個孤懸在,西太平洋的世外桃源,你將深深地感覺到文明的腳步,距離這個小天地還很遙遠。這裡的居民大致上,仍保持著和他們祖先一樣的,生活方式。時光歲月,並沒有帶給他們多大的改變,這個遺落在世界文明之外的小島,是研究人類文化學的學者們,發掘不盡的寶藏,而壯麗神奇的風光,悠閒純樸的生活,更是忙碌的現代人悠然神往的樂園。

從台灣本島向太平洋方向看去,聳立在海平面上的一座紅色山頭,就是人們口中的「紅頭嶼」,也就是雅美文化的發源地—蘭嶼。蘭嶼在1877年正式納入我國版圖,全島面積有45.74平方公里,孤懸在太平洋中,距離台灣東南海面49海里。全鳥被珊瑚石灰岩所環繞,洶湧的海濤經年洗刷著離群的礁石,島上洋溢著亞熱帶獨特的旖旎風情。

島上現有兩千多的雅美族人,分別散居在六個部落,是台灣土著中,唯一以捕魚維生的民族。他們的祖先為了抵禦暴風雨的侵襲,在山坡的高地上,建造了地下房屋,露出在地面上的鐵皮或茅草,就是雅美族人的屋頂。屋子周圍是石頭砌成的圍牆,地面用鵝卵石鋪成,房屋雖然簡陋,卻有防颱和禦寒的雙重功能。雅美族人,幾乎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藝術家,在他們屋內的木板牆上,刻畫了美麗、樸實而富原始風味的圖案。

高架的涼台是用四根木柱搭成,有木梯可以上下,頂上鋪以茅草,台面鋪著木板,這是他們工作、休息和聊天的地方。雅美族部落沒有酋長和平民之分,但各有組織,互不侵犯,實施小家庭制,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會。

雅美人的主食是水芋,也是慶典中主要的祭品。婦女們平時在水芋田中辛勤工作,為的是能生產更多、更好的水芋。蘭嶼的風俗,認為誰家的水芋長得大、長得多,表示誰家的運氣好,無怪乎婦女們背著一籮筐的水芋,總是眉開眼笑的。

除了水芋,他們在這裡也種植著其他的農作物。偶爾在雅美人的家庭裡,還看得到最原始的織布方法,婦女們熟練的技巧,織起布來又快又堅韌。

雅美族人用來捕魚的小舟叫「tatala」(達悟語,可寫為「拼板舟」),捕魚是男人的本分,雕刻、造船更是他們的看家本領。蘭嶼的tatala在結構上,表現了雅美人卓越的工藝技術,整艘船在建造中不用一根鐵釘,船的兩舷刻滿了雕飾,形式古樸、色彩豔麗,紅白黑對比的圖案,表現強烈獨特的原始藝術。當新的十人舟完成的時候,依照傳統習俗必須熱烈地慶祝一番,他們在三天前便要開始,採割芋頭、芋莖,一層一層堆在新船上,形成一座芋頭山,然後邀請各個村落的親友,共同來慶祝一番。參加典禮的人都盛裝而來,男的頭戴圓而大的銀盔,相傳是用古代沉船中撈起來的銀幣,敲打而成。根據習俗,假使家裡有兩個兒子,父親就把銀盔分成兩份,加上新的銀子,打造成為兩個,分給兒子保存,因此銀盔可說是雅美族人的傳家之寶。慶典中親友們見面都互碰銀盔,表示友好。主人先唱迎賓歌,然後客人們也一對一對,輪流反覆唱出優美的歌聲,來讚揚造船的辛勞,歌頌十人舟的華麗。慶祝宴會一直要延續到深夜。

第二天清早,船主把芋頭分贈各親友,同時也由家人和親戚幫忙抓豬宰羊,款待來參加慶典的親友。慶祝宴會結束後是拋舟典禮,拋舟是慶典儀式的最高潮,為了驅除他們心目中的魔鬼「anito」,大家高唱原始的咒文,祈求好運降臨新船。船長坐在船中間,由男性親友們一起把新船高高舉起,其餘的族人繞著船身,邊跳邊唱著。新的tatala從屋前經過廣場,沿途邊走邊拋直到海邊。這美化、藝術化的tatala下水典禮儀式,充分表現雅美族人,對宗教虔誠的信仰。

tatala是雅美族人賴以為生的工具,現在蘭嶼全島共有三百多艘。一到魚販季節大家紛紛下水捕魚,傳統的方式除了撒網捕魚,也用土製魚槍來射殺。當男人出海捕魚時,在岸上的雅美婦女們就圍繞在一起,頭髮不斷前後擺動,口中唸著禱文,祈求上蒼保佑男人們平安回航。她們拿著竹竿手舞足蹈,齊聲歌唱,希望出海的男人們合作無間,豐收而回。

雅美人吃魚的習慣很特殊,女人吃顏色美麗的女人魚,男人食灰綠色的男人魚,老年人通常只吃黑色的老人魚,如果捕到了很大的魚或飛魚,那麼大家就一起享用。在以往日常生活中,他們也有許多禁忌,不吃雞蛋,怕吃了會生小雞,怕吃青蛙,吃了會像青蛙,噗通入水、一去不回。雅美人殺魚的方法也很特別,先挖去魚眼,然後去魚鱗,再把魚從魚背上切剖兩邊醃起來,掛在屋前的木架上曬乾儲存,以備魚產淡季食用。這些雅美族人曬魚的景觀吸引了很多遊玩的旅客。

假如說海洋是雅美人之母,那也不為過。由於太平洋的黑潮,流經蘭嶼,帶給雅美人豐富的魚產。每年的四月到六月,是台灣東海岸的飛魚季節,這個時候是雅美族人,最忙碌、最快樂的時候。除了用撒網、魚槍在白天捕魚之外,晚上還用火光引誘捕捉飛魚。雅美人捉魚的時候,大家通力合作,分魚時分得非常均勻,每個人分到了魚,都會露出快樂、滿足的笑容。

雅美族人的奇風異俗,吸引了許多人類學家研究的興趣,而蘭嶼島優美的風光,更讓生長在市廈的人嚮往陶醉。近年來此的遊客漸漸逐年增加,目前對外交通有,小型飛機和蘭嶼輪。島上有兩家較具規模的觀光旅館。手工藝品店裡陳列著,雅美人匠心獨具的手工藝品,及蘭嶼的奇花異卉,有木雕的小舟、烏木刻的圖章、筷子項鍊、貝殼、蛇紋石、蘭花,及專治風濕關節炎的海芙蓉等特產紀念品,供遊客選購。

蘭嶼最引人入勝的,要屬它的天然風景了,台灣本島的任何風景,都比不上這兒的自然秀麗。在這裡只要迎著清風、遠望藍海,就足以使你舒暢開懷,忘掉城市的煩惱憂慮。島上望南山的天池,池水沉寧如靜,炎夏時池水乾涸,露出樹幹,成了另一種島上奇景,遊客攀登樹上其樂無窮。蘭嶼本來叫紅頭嶼,由於盛產各種蘭花,所以後來改稱蘭嶼,其中尤以蝴蝶蘭更是馳名國際。蝴蝶蘭寄生在榕樹上,很像翩翩起舞的蝴蝶,通常在二月到四月間開花,百日不謝,居民遊客相繼蒐採,現在只有深山才有了。另外一種外貌挺拔,可供觀賞的植物叫作「羅漢松」更是名貴。

東清灣是蘭嶼最美的地方,這裡也是夏日游泳垂釣的最好去處。尤其在這兒看日出,當彩霞映照著山峰的雲層,與海面粼粼瑰麗的景色,更令人嘆為觀止,永難忘懷。情人洞是一個天然的石門,面對蔚藍的海洋、洶湧的海濤,與雪白的雲絮,洞中被海水沖擊成深潭,清澈無比,四周岩石奇峰林立,景色極為壯麗。軍鑑岩原是一個大礁石,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美軍誤認為日本軍鑑而大肆轟炸,變成了兩個小島,遠看很像兩艘軍鑑航行在海中。龍頭岩形狀像個龍頭,龍口、龍角、龍鬚一應俱全,遠看如遊龍出海、氣勢非凡,由於建設環島公路,忍痛把龍尾給切斷了。雙獅岩像兩隻對臥的獅子,傳說天神派了一位使者,要他開發蘭嶼,可是使者違反了天神旨意,好吃懶做,只顧和少女談情說愛,天神一怒之下,把他們變成一對跪臥的獅子。坦克岩很像坦克,美中不足是中間缺少了一支炮管,否則就更唯妙唯肖了。這塊岩石您看,它像不像一隻哈巴狗呢?那一塊岩石又多麼像一隻母雞,展翅撫抱著小雞。玩累了,小憩一會,在大自然裡享受一頓便餐,也是人生一大樂事,當然還有無數的奇岩怪石,等著您去慢慢觀賞。

目前蘭嶼島上的居民,除少數軍公教人員及商人外,其餘都是雅美族山胞。政府為了把蘭嶼,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,對島上雅美同胞的教育極為關切。蘭嶼現在已經有四所小學,及一所全部公費待遇的國中。教師都是從台灣本島派去,少數雅美青年也到台灣接受師範教育,學成後返鄉服務。年輕的一代,已普遍接受現代化的教育,這一批德智體群兼備的學子,正是建設現代化蘭嶼的生力軍。

蘭嶼鄉公所和民眾服務社,目前正在全力興建免費國宅,送給雅美人居住,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,替他們解決居住的問題。設立衛生所定期實施各種醫療服務,灌輸保健常識,促進鄉民的健康。雅美族人有著濃厚的鄉土情感,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,每年到了漁產旺季一定要回到島上,和他們的家人團聚,並且接受講習,為自己的家鄉貢獻一番力量。

這是雅美族年輕人所喜愛的精神舞,可以從他們傳統的舞蹈精神中,表露出雅美山胞生活的實際寫照,俗語說「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」蘭嶼是一個美麗的海島,所以雅美人離不開海上的打漁生活。這種精神舞充份地描述了,雅美族人在飛魚季節作業的情形,舞蹈的動作中包括了出海、划船、灑網、打漁和滿載而歸的歡樂情趣。由於他們的動作純真、整齊劃一,給人一種美和力的感受,也表現出雅美族那種與生俱來,和海洋搏鬥的堅毅精神。

蘭嶼本來是雅美族人,生活的唯一天地,他們安於現狀、與世無爭,過著他們自己傳統的生活方式。但是文明的浪潮,衝破了那種平靜、保守、自然的生活。時代在不停地轉變,雅美族人的生活也在不停地轉變,保守的傳統與現代的文明,正在困擾著這一個原本寧靜的地方。但這是在人類文明進步中,蘭嶼島上每一個人,所必須面臨的抉擇。儘管如此,對遊客而言,蘭嶼的那一份單純、樸拙和可愛,正是繁忙的現代人們,嚮往的世外桃源。只要您踏上這塊芬芳的土地,您就會深深的愛上它的那一份美和那一份真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