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名英雄的貢獻-瑞芳礦業Heroes with no name : Coal Miners in Ruifang
無名英雄的貢獻-瑞芳礦業  Heroes with no name : Coal Miners in Ruifang
年代:1970
1975/09/28(電視首次播映)|
1981/03/09(重播)|

作品語言:國語|
原品規格:16mm拷貝/彩色|
片長:25分50秒|
出品:台灣/國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|

導演:夏祖輝|
編劇:夏祖輝|
攝影:林自榮、閻崇聖|
監製:國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|
策劃製作:國和傳播公司|
攝製:中央電影公司影視製作部|
燈光:甄復興|
製片:明驥|
策劃:陳鵬|

得獎紀錄:1975年/第12屆金馬獎/優等紀錄片
【影片旁白】
你也許飛翔過天際,也可能遊覽過海洋,但是像這樣深入地層裡的機會,恐怕不會太多,因為到這裡邊去的人,不是為觀光或是探險,而是為整個國家、人群貢獻辛勞的煤礦工人。

提到台灣省的煤礦,首先就會想到北部的瑞芳,因為這是一塊天然的煤產區。瑞芳的西北接基隆市,西南面是平溪和雙溪鄉,東面靠貢寮,北面是美麗的太平洋。在這塊山巒起伏,面積遼闊的土地下,蘊藏著豐富的煤層,幾十年以來這些資源為瑞芳帶來了繁華、富裕和重要的地位。據說在70多年以前,當瑞芳煤礦事業還沒有開始的時候,由於交通不方便、商業不發達,居住在山區和附近村落的居民,往往要走很遠很遠的山路,到山底下唯一的一家雜貨鋪,去購買日用貨物,這家店鋪名叫「瑞芳」。於是張阿公會告訴李阿婆,這種米是從瑞芳買回來的,黃阿婆也會告訴劉阿嬤,我要到瑞芳去,於是大家都熟悉的稱呼著,這個地方隨著礦業、商業的成長,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的瑞芳。

(瑞芳車站)
瑞芳現在有人口7萬2千6百多人,雖然這以煤礦聞名,但是真正在此地做礦工的人,只有5千人左右。這種現象在全省各煤礦區都是一樣,因為採礦的生活很辛苦,儘管各公司一再調整工資,但是大多數的居民,都寧願以別的行業謀生。雖然如此,瑞芳鎮上的熱鬧勁兒,並沒有減退。瑞芳的煤礦公司多數是私人企業,目前共有大小公司20多家。

「煤」是所有礦產品中最不起眼的一種物質,甚至於有許多人把它當成骯髒的東西,既不想碰也不敢摸。可是這種被稱為黑金的礦物體,卻是推動我們社會進步中一股巨大的力量。煤在工業生產的經濟價值上,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,它在本省自產能源中高佔百分之48,將近一半。尤其在世界能源危機沒有全面解決的今天,煤將會擔負起更大的責任。同時,在每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,煤也直接、間接地對每一個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力。做為一個現代國民,我們應該對那一群開採煤礦的無名英雄有所認識和了解,因為他們為提供國家和社會的需要,每天都付出了艱辛、危險的代價。

(深澳發電廠)
當東方剛發白的時候,各地的礦工們就拿著工具,帶著便當,到每一個坑區去。無論是天晴或下雨,從不間斷,路近的,散散步就到了,遠道的,就坐公路車來,也有搭乘早班火車到的。三五成群、結伴而行,一路上說說笑笑,不知不覺就到了工地。早晨的空氣新鮮,早晨的精力也充沛,早晨的一切,都充滿了朝氣和力量。他們必須利用這段大好時光,開始一天的工作,因為這一天夠辛苦的。先換上一身工裝,再辦理登記,沒有登記的,都不准進入礦坑。然後,憑名牌領取公司準備好的電池和安全帽燈,這盞燈是唯一指引他們進行工作的光源。

每一所坑區每天所需要的工人,因為開採的能量不同,數量也不一樣,大坑區有時候要五、六百人,小坑區至少也要二、三百人。進坑以前,彼此都經過編組、分工,而且每個人要接受嚴格的安全檢查,因為煙火和爆炸物是絕對禁止攜帶的。現在的時間是早晨六點半,機車要帶他們下坑,從現在起,他們都要遠離地面上的陽光,進入漆黑的地層深處。

車越走越深,距離坑口越來越遠,200公尺、400公尺,甚至於有遠達一千多公尺的。這些距離放在平地上不足為奇,可是開拓在地層裡,要開山、闢洞、支架、鋪軌,卻不是簡單的事。坑道裡也像個小街市,除了主道以外還有許多煤巷,這些道巷每天都有新的進展,道巷越多越長,就可以鑑別出這座礦區的資格和價值。車到某一地必須再步行一段路才能到達採煤區。由進坑到目的地總要花去40分鐘到1個鐘頭。本省的煤層都不太高,大約只有三尺,為了防止砂石壓下來,挖掘之前必須先支上木柱,就這樣展開了正式的開採工作。這種空氣壓縮機挖掘得比較快,但是有些地方也只能用鐵撬,一撬一撬地挖掘。由於工地狹窄,採煤區矮小,工人作業時候十分艱苦,好在人多,你累了就換我來,每一分鐘都不使它空閒,因為每天的報酬是按採煤量計算的,工作得順利,有時候一個人每天可以賺到一千多塊錢,最普通的也有三、四百塊。

坑裡的溫度很高,大約是攝氏36、7度,雖然有良好的通風設備,也使人感到悶熱,身上僅有的一件外衣有時候也穿不住,倒不如乾脆赤裸著上身,來得自由自在。好在坑裡沒有女賓,而且反正進礦是黃種人,出去一定變成非洲人。坑道裡充塞著瓦斯氣,一小點火花就可以帶來巨大的災害。同時,獨自一人閉目休息也是禁止的,萬一睡著了就麻煩。每一班次的工作規定是八小時,除去了進出坑的兩小時之外,實際的採煤時間只有五、六個小時,所以在這兒只有工作而沒有休閒。煤塊隨時隨地要往外輸送,這些台車的運動根據坑道的地形,而有所不同,平坦道可以用自動機車拉動,傾斜道就用捲揚機車。

由坑道裡拉出來一車一車的煤礦,迅速地運到坑外的另外一座工廠,這座工廠叫作選煤工廠,它的主要任務是把煤塊分類處理。空的台車放下以後,立刻又要送進坑道裡,新來的煤車又繼續送進工廠,地面上的選煤作業,也要循環不斷地配合工作。新挖的煤倒在這座巨大的選煤機上,經過機器不停地篩動,把煤分成大、中、小三類,也就是俗稱的塊煤、粒煤和屑煤。這三種煤由於體積不同,用途和價格也各有差異,但是只要是從坑裡挖出來的煤,都有使用的價值。不同類別的煤,用水把泥砂沖洗以後,再由不同的履帶運送到附近地區,準備裝車。煤塊從煤區挖出坑,經過一連串的分類處理,一直到裝上火車,全部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小時。

(瑞三礦業)
一車一車的煤運出煤礦公司,一噸一噸的煤銷售到市場上,瑞芳的煤礦事業,在那群無名英雄默默辛苦地開採之下,年產量已經達到20多萬噸。目前本省產煤只能供應內銷,主要對象是水泥工業、化學工業、電力公司和煤氣公司,其他煉鋼、交通和紙業也佔了很大的比例。由於能源危機是全世界的重大問題,如果再能大量發展礦業,煤將會為人類帶來更大的效用。

下午兩點多鐘,礦工們就陸續地走出坑道,回到地面上。瞧他們露出洞口,見到陽光的那一剎那,那種模樣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也不太容易辨認。他們也常開自己的玩笑說,進坑是個人,出坑像個鬼,無論如何,在工人難求的今天,還有這麼多抱著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」觀念的無名英雄,每天付出這種犧牲的精神,怎麼不令人感動。只要你親眼看見這種現象,就不得不讓你聯想到,這幾個錢賺得太不容易。憋了大半天了,咳,這才叫過癮(配抽煙畫面)。

礦工的住宅多半有妥善的安排,這些眷舍都是由公司向政府貸款興建的。看看這些整潔樸實的室內陳設和住所,再想想他們每天辛勞的場所,簡直有點不成比例。

(礦工醫院)
政府對礦工的福利事業,也不斷地改善和照顧,醫藥衛生、勞工保險以及貸款等福利措施,都在隨時加以改進。

傍晚,大家總要喝上兩杯,即使是淡淡的米酒也是一大享受,一天的辛勞往往會隨著酒味發散掉。在國家建設過程中,我們雖然了解了「煤」對工商業的重要性,當然我們更不能忘懷那群開採煤礦的工人們。因為,當人們沐浴在安定的生活中,不論社會上、家庭裡,我們每一分鐘所享受到的每一件事物,都可能是那些無名英雄們,在漆黑和骯髒的煤坑裡,用勞力和汗水所換取來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