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上山》的原始素材目前共有10個素材,包括5份拷貝及工作拷貝,2份聲片(1份磁性聲及1份16mm光學聲)及4份含AB Roll的反底與反正片。透過檢查和比較經由本中心ARRI Scan掃描機所取得的5份素材內容,最後選擇以館藏16mm反底片做為後續修復影音素材。
修復素材:16mm黑白反底片、16mm拷貝聲
影片原始狀況:全片的物理狀況有部分接點有嚴重膠水痕跡、部分畫面左側多裁切及缺孔及部分大範圍汙漬等情形。
修復重點:本案使用專業修復軟體DIAMANT V9,主要修復素材為16mm反底片,替代修復素材為16mm AB Roll反底片,經重新剪接後進行全片修復。初期修復首要以穩定畫面及去閃爍為目標,以軟體進行自動化畫面初步穩定。由於此片為1966年拍攝之紀錄片,戶外場景使用手持式攝影機,原始畫面應存在自然的晃動。因此在穩定階段主要修正參考為畫框線及齒孔,使畫框盡量對齊,以不過度修正攝影機所拍攝之原始狀態為主要目標。
另使用Dust濾鏡修復髒點及霉斑和Scratch濾鏡修復刮痕,因使用兩份素材,其各自具備不同的瑕疵,故在數位修復時需要不同的策略,由於兩份修復材畫面顆粒不一,故在最後確定修復及調光完成後,再擷取16mm AB Roll反底片上的顆粒做樣本,使用軟體工具將全片的畫面顆粒調整至接近的狀態。
本片調光軟體使用Davinci Resolve 12 Studio,分別在初次修復後做對數轉線性及基本對比調整,以及二次修復後,以拷貝為參考,進行調光修改。聲音部分則使用Pro Tools 12軟體及轉聲設備Sondor OMAE進行聲音轉檔,而於修復聲音時主要使用iZotope RX 6 Audio Editor,並搭配Pro Tools 12做輸出調整。
由於此素材聲軌狀態良好,因此主要修復階段僅需使用工具去除喀答聲、雜音、低頻哼聲,再以手動方式刪除原始影片中不應存在的雜音,最後進行全片輸出。透過Open DCP軟體,將Davinci Resolve所輸出之DPX檔轉換成16bit XYZ tiff 格式,並壓縮成JPEG2000格式,以產生MXF封包,再將相同時間軸的聲音也製作成MXF封包後,合併成符合數位電影放映規格的DCP。
|